2011年5月17日 星期二

20110515 什麼是『家教會』(一)

認識家教會系列(一)紐約史德頓島家教會 (摘自網路文章)

異軍突起的家教會(一)紐約史德頓島家教會專訪分享
文章摘自神國雜誌的一篇關於紐約史德頓島家教會楊彰興醫師的專訪,底下是相關文章的系列內容,相信對於想瞭解家教會建立的弟兄姊妹可以提供非常好的參考。
底下是相關文章內容一:
教會如何突破、蛻變,一直是有心服事的你我關心、思考的課題。三十多年來在紐約史德頓島(Staten Island)辛勤參與教會服事的楊彰興醫師,對教會運作模式一直在做深刻省思。2004年,他毅然脫離傳統教會的窠臼,積極推動家庭教會,底下是神國雜誌中對其專訪中楊醫師分享其理念與作法。

楊彰興醫師小檔案:
楊彰興醫師,出生於台灣南投竹山鄉下,在傳統模式的教會長大,是第三代基督徒。家族中擔任教會傳道人及醫師的人數,三代加起來近六十人。於三十多年前來美學醫,是核子醫學及放射科醫師,長年致力於防癌協會的推動。定居於紐約史德頓島,曾歷任當地美國教會、台英雙語教會的長老並主持建堂。幾十年的服事閱歷與省思,都使他越來越掙扎於傳統教會模式的侷限,因而多方禱告,開始了這條尋索突破的道路。
每個禮拜日,我們去教堂做禮拜,一個教會少則幾十,多則幾千會眾一起崇拜並聆聽牧師講道,這大概是一般基督徒在信主後就連帶接受過來的模式,一股股無形的張力卻成了束縛教會發展的網
不少教會把大部分奉獻用在自己教會的租金、維修、建堂、神職人員及行政同工支薪的花費,所剩經費不足以宣教,傳福音的大使命要如何完成?
因著依靠會眾的奉獻,奉獻多的人發言往往更有份量,牧師、傳道人在牧會時不敢得罪會眾或長執會,教會運作產生了偏差。這樣的教會,神的真道要如何傳開?
因著對教會人數的盲目追求,有的牧者不滿被其他教會「偷羊」。這樣狹隘的利益觀不打破,教會與教會之間很難團結合作,神國怎樣會壯大?
因著一些職業的需要,有的醫生護士、餐飲業者必須在週日守在崗位,然而不去主日崇拜常被視為不敬虔,這樣的掙扎又有誰知道?難道在週間不可以敬拜主?因著20%的人服事80%的人,牧長同工服事到身心崩潰、顧不上家庭的現象時有所聞,這難道就討神喜悅?
問題到底出在哪裡?與現有的教會模式有多大關係?現有的教會模式該做哪些改變?未來的教會又要往哪裡走?

錄音檔: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